首页 > 星空 > 重力波来源不只致密天体碰撞,也可能是科幻曲速引擎失效
2024
06-25

重力波来源不只致密天体碰撞,也可能是科幻曲速引擎失效

曲速引擎目前是仅存于科幻小说的先进太空推进系统,但一群来自英国、德国的科学家最近研究曲速引擎背后科学原理,推测曲速引擎失效后或许会引起可被人类侦测到的重力波。

以光速前往距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恒星系统尚需4年光景,更谈不上目前人类太空推进技术远不及光速,离开太阳系这个远大抱负因该直存于想象中。

受爱因斯坦启发,物理学家米给尔·阿库别瑞(Miguel Alcubierre)在1994年首次对曲速引擎(Warp Drive)进行数学建模,根据他的说法,曲速引擎是种由负能量(Negative energy)或负物质(Negative matter)推动的假想超光速推进系统,能通过曲速驱动机制实现比光速更快的旅行(相对于外部观察者)。

简而言之,曲速引擎并非将飞船加速至超光速,而是通过在飞船周围创造一种“曲速泡”扭曲时空,使飞船前方空间收缩、后方空间膨胀,飞船便在扭曲时空中短时间内航行极远程,于不破坏广义相对论前提下进行超光速飞行。

曲速引擎在飞船周围扭曲时空示意图。(Source:Д.Ильин: vectorization,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最大问题在于该模型需要负能量,而目前技术还无法理解或实现这点。虽然科学家不会建造曲速引擎,但仍能使用数学模拟其他潜在行为,比如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大学天体物理学家Katy Clough与卡迪夫大学Sebastian Khan、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Tim Dietrich合作,探讨万一曲速引擎失效、故障,是否会发出可被激光探测器如:LIGO、LISA天文台侦测到的重力波。

团队意识到,目前还没有任何已知物理机制可以稳定维持曲速泡,我们需要以某种方式控制压力对曲速流体密度的变化,类似核融合实验中需以激光限制电浆,因此太空若有高等外星文明的曲速引擎故障失效,导致曲速泡破裂,便会因突然剧烈改变时空而产生强大重力波信号。

通过分析此类事件能量与重力波如何辐射,研究人员推测先进曲速引擎失效的重力波信号强度、频率取决于曲速泡大小。

论文中,研究人员假设存在一个1公里宽的曲速泡与10%光速行进的飞船,若重力波信号足够强,应该会产生300 kHz信号,且可在距离我们326万光年范围内侦测到。

此外,曲速引擎失效产生的重力波特征与天体整合之重力波不同,前者会以突发形式出现,随后出现特定振荡周期;整体来说,该信号与重力波探测器观察到的典型致密双星整合不一样,而更类似不稳定中子星坍塌、双黑洞正面碰撞等事件。

我们不知道用来建造曲速引擎的物质类型,因此不知道它在宇宙传播时是否与正常物质相互作用,也无法直接检测相关信号,但若高等外星文明已经弄清楚如何建造并使用曲速引擎,现有天文台或许能探测到一丝痕迹。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