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张文宏医生喊孩子打疫苗:“无知”地打疫苗,不如早点进行性教育
2024
06-01

张文宏医生喊孩子打疫苗:“无知”地打疫苗,不如早点进行性教育

最近,“耿直男孩”张文宏医生说的一段话又上了热搜:“人类历史上只有2个疫苗可以预防肿瘤,一个是HBV疫苗,一个是HPV宫颈癌疫苗。HPV疫苗尤其需要打,特别你家里如果有姑娘,早点在她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把疫苗先给打了。”

HPV大多通过性行为感染,所以女性完成疫苗接种效果较好是在首次发生性行为之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魏丽惠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指出:“接种疫苗最获益目标人群是9到14岁,9到14岁完全没有接触到病毒的感染,所以这时候如果给她接种HPV疫苗,她将得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张文宏医生所说的“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很明显就是指9~14岁。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不存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了,但是即使懂,也只是一知半解,毕竟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性教育比较欠缺,很多孩子看待性知识就像看待潘多拉盒子,既好奇又胆怯,可是一旦打开就可能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家长觉得“性”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不知如何教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让人尴尬的问题,并且总想着等孩子来问,我们再谈也不迟,或是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呢。

其实这些想法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是很危险的。有个医生朋友遇到过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提问“接吻会怀孕吗?”如果父母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那么孩子就可能从其他的渠道获得信息,到时候可能就超出了家长能控制的范围。

而且,每年各地都会发生很多儿童性侵案,这些都和性教育的缺失脱不开关系。因此,在孩子还是懵懂的年纪进行性启蒙教育,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

学龄前孩子的性教育:

有的孩子出于好奇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有的家长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觉得孩子还小,开玩笑似的回答“你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或是“充话费送的”。

虽说孩子还不能理解出生的真正意义,但是这样的搪塞会让孩子感到失落、沮丧,感觉不到自己的重要性,体会不到自己和父母的特殊联系,甚至会引发自卑。

对于低龄的孩子,家长可以告诉他们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生的,还可以用充满童趣色彩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告诉孩子出生的过程:

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渐渐就会明白性别的差异,知道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男生是站着尿尿,女生是蹲着尿尿,男生洗澡要去男澡堂,女生洗澡要去女澡堂。

另外,要特别告诉孩子背心裤衩遮住的地方叫“隐私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或触摸的,即使是看医生也要在家长陪同的情况下才可以。同时也不能看或者触摸别人的隐私部位。家长也不要觉得孩子小,就带孩子去异性澡堂,这样不利于孩子早期性教育的引导。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读一些性教育绘本,比如:《我们的身体》、《小鸡鸡的故事》、《爸爸妈妈,我从哪里来》、《我来保护我自己》,孩子们的疑问都可以在这些绘本里找到答案。

上小学后孩子的性教育:

01.家长要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包括生殖器,并且要教孩子每天清洗生殖器,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02.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身体会发生变化。比如,男孩子喉结会变大,会长出胡子,会出现遗精现象。女孩子胸部会发育,来例假。

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让孩子了解月经、遗精等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以免孩子变得手足无措。而且每个人发育时间也会有差异,有的人早一点,10岁可能就来例假,有的可能晚一点,不用为此感到害羞和难为情。

性教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

01.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社交技能,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与朋友、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家长寻求帮助。

02.让孩子了解每种不当行为的后果,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拒绝过早、非自愿的性行为。教孩子学会应对紧急情况,万一遇到有人诱骗或强迫自己发生性行为,一定要学会自救。

因为很多事情,只有提前教育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就像HPV疫苗,之所以要早一点打,就是为了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

疫苗可以帮助孩子预防疾病,性教育却可以帮助孩子抵御未来的各种风险。而且,儿童性教育越早越好,甚至性教育启蒙从孩子刚出生就应当开始了。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儿子3岁的时候,就用香蕉和面包圈对他进行性启蒙,并且他也提醒所有家长,一定要尽早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与其在孩子稀里糊涂的情况下把疫苗给打了,不如对孩子早一点进行性启蒙教育,给孩子早一点普及性教育知识。当她到了可以打HPV疫苗的年纪,也可以不用遮遮掩掩,光明正大地告诉孩子接种疫苗的原因,让她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学会更好地保护和爱惜自己。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