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闻 > 900年前血月临世,致使月亮神秘失踪?科学家:此等现象尤为罕见
2024
09-02

900年前血月临世,致使月亮神秘失踪?科学家:此等现象尤为罕见

血月

究竟是不是“不祥之兆”?民间有传闻,血月是凶月,会有冤案发生。更有史书记载:“血月出,妖孽现”。可这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正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在公元498年,在一次血月出现仅仅三天之后,大司马就起兵造反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公元499年,血月又一次出现,这一天,始安王又造反,最终身死道消。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它和战争、暴动联系在了一起。

在其他国家,也有关于血月的记载,比如欧洲基督教认为,血月的出现,意味着黑暗力量的增强,恶魔即将苏醒。而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则认为,血月当空,必有恶魔降世。似乎在古时候的人们看来,血月从始至终代表的就是厄运灾祸。

可真的如史料记载那样吗?其实血月只是一种特殊的天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月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在科技还未发达的古代,有些奇异的天象,比如日食、月食等等,经常会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而现在,随着天文知识的不断普及,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天象,只是在古代,人们并不清楚这种天象的成因,于是便称之为天狗食日、天狗食月,并将其视为凶兆。

在很多个夜晚,人们抬头看着天空,都会被那一弯月牙的光芒所迷住,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这颗星球蕴藏着太多的神秘,让我们不由得向它靠近。可神秘往往夹带着的便是未知,未知引起的则是人们的恐惧。

可在这样的恐惧之中往往就会诞生出勇士,不断地展开对月球的探索。我们知道,月球是最接近地球的一个天体,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古代人之所以会对月亮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很想知道,嫦娥到底有没有奔向月亮?玉兔是否在广寒宫?吴刚有没有在伐桂?可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可以发现,这颗星球并不像古人所想的那样,它没有广寒宫,没有嫦娥,没有玉兔,没有吴刚......有的只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

可就在这样的“实地背景”下,勇士们还是无畏艰难地展开了对月球的探索。月球探索人们对于月球的探测,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时期。想象阶段比如中国神话中的嫦娥奔月。

初识时期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出现,人们对月亮的真正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近距离观察期1959年,前苏联发射了“月亮一号”,首次实现了对月亮的近距离观察,开启了人们利用“月亮一号”等探测器对月亮进行近距离观察的先河。

“零距离”认知时期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月亮二号”,首次实现了探测器着陆月球,这是对月球进行“零距离认知”的开端。

“外景”了解阶段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16日担任“阿波罗11号”“总司令”,随同他一同前往登月的还有迈克尔·柯林斯与巴兹·艾德林两位年轻的宇航员,这是当时人类进行的第一次月球“外景实地调查”。

但是,很多人都对此次行动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不过,后来人们确实也依靠着自己的智慧,真的登上了月球。也正如前面所说,在调查研究之后,人们发现月球上没有嫦娥、吴刚等生命体存在,于是,人们便慢慢将重心从探索月球生命到探索月球起源。

月球起源假说

撞击说

该理论现如今是在几个理论假设中被普遍接受度最高的。碰撞理论认为,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体积和火星差不多的天体撞在了地球上,那次猛烈的碰撞并没有将地球撞得粉碎,而是将这颗撞地球的星球撞得四分五裂,后来这些碎片不断融合,月球才由此诞生了。

那为何像火星一样天物体会与地球相撞?科学家们相信,在太阳系的早期,有很多星云,它们互相撞击,互相吞噬,久而久之,它们就变成了一颗颗巨大的星球。除了这一说法,早期关于月球起源假说的还有如下两个。

共振潮汐分裂说

早期有关月球起源最有名的假说就是“共振潮汐分裂说”。这一假设坚称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只是后来才被分离了。支持该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仍处在一个熔融的阶段,因为周边的星球与其产生了一种“潮汐共振”效应,导致了地球的运转不稳。

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地球的自转速率非常高,据估算,其最早的自转周期大约是4个小时,再加上太阳的潮汐效应,使得其自转一周大约是2个小时。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一天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小时。

由于地球的高速旋转,再加上其熔融的状态,使得赤道区域一直在扩张。这些膨胀的物质有部分是从地球内部产生的,在扩张到一个临界点时,它们就会被抛出。大部分的物质在被抛出的时候,都是熔融状态,所以温度达到了一千多度。

但在太空中,温度降低,使这些物质碎片开始融合,当融合的碎片越来越多时,最初形态的月亮就这样诞生了。那些支持这个假说的人也相信,太平洋正是由于地球引起了共振分裂而被遗留下来的。

这个理论曾经流行于上个世纪,不过后来随着研究人员发现,月亮和地球的年龄相差太大,这个理论也就渐渐被人们抛弃了。

同源假设

“共鸣潮汐分类论”提出,地球、月球为“亲子关系”,而“同源说”则提出,地球、月球为“姐妹”、“兄弟”,其假设是,地球与月球均由太阳星云凝聚而成,二者的形成虽有先后,但在时间上并无明显差异。

支持这种假设的科学家们提出,星球的构成和太阳的远近相关,距离不同的星球构成的物质就不一样。而月球和地球相隔太阳的距离相对较近,那月亮与地球又是一对兄弟,在构成元素上也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之后的研究却发现,月球和地球的成分和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这是怎么回事?支持这种假设的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形成有一个次序,即地球先于月球形成。

在地球诞生的时候,它会从宇宙中汲取大量的铁、镍作为核心,然后从宇宙中收集到更多的非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就会附着在核心上,最后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地球。

而月球却是随着地球的成形以后再出现的,那个时候,地球周边的有用物质已经被吸收殆尽,所以只有少量的物质构成了月球,这就造成了月球与地球的不同。

但是,这个假设也有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个假设下,地球和月球的运行特征差异较大,但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渐渐的,这个理论也就被后来的“撞击论”所取代。

月亮自古以来就弥漫着神秘浪漫的气息,从小我们熟知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便数不胜数。可当原本皎洁的月亮突然变成了诡异的血红色时,这个星球似乎就不再神秘浪漫,反而带着些许阴森和恐惧。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