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闻 > 恩怨1000年,欧洲为何容不下俄罗斯?半个亚洲式国家仿佛是“外星人”
2024
10-05

恩怨1000年,欧洲为何容不下俄罗斯?半个亚洲式国家仿佛是“外星人”

其实,史上,俄罗斯也曾成为过——欧洲的骄傲。那是1812年时代,欧洲狂人拿破仑被沙俄干废,直接导致整个欧洲发自内心的狂欢——忽然间,整个欧洲“疯狂地爱上了俄罗斯”。并宣称:“它是人类的理想代表”。可惜,那仅只是昙花一现。在近1000年的欧洲史上,事实上欧洲一直排挤俄罗斯,甚至“根本就不接纳”——认为俄罗斯与欧洲有着地缘、血脉、文化、宗教、生活方式等本质的区别。
这一认知下,“至今欧洲依然容不下俄罗斯”。细究起来,这些观念的根深蒂固,与欧洲精英、政客、学者,以及哲学家等的著书立说不无关系。而其中,就不乏康德、莱布尼茨、孟德斯鸠、卢梭等人。为什么?
一、俄罗斯与欧洲:纠葛1000年,对立1000年“俄国不是欧洲国家”。这可能是欧洲“俄罗斯观”最高度统一的“共识”。这一共识,细究起来,已不下1000年。对此,就连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都说:“欧洲对俄罗斯的错误认识,已不下1000年”。这一认知的核心,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宗教原因,后轴后来大多数都信仰了新教或天主教,俄罗斯是信仰东正教。其实,他们都是从基督教分裂出来的。这一冲突,主要体现在各自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这个是基本无法调和。因为,谁都认为自己的宗教是最“正统”的。
二是认为俄罗斯野蛮,欧洲一直认为自己是“文明的中心”,俄国是“还未开化、且文化层次很低;。
三是制度不发达,欧洲人认为俄罗斯社会制度很落后,各方面漏洞百出,且很不合理;
四是认为俄罗斯地处欧洲之外,从地理位置上,欧洲人的欧洲是狭义上的欧洲,也即传统的欧洲大陆,
所以,东方的俄罗斯是东方的国家,与欧洲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上纠葛,眨眼就是1000多年。
据考证,从7世纪开始,西方天主教教会和东方希腊正教教会之间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对立。
所以,1054年,这样的对立直接导致罗马的分裂。
那时,欧洲西部以教皇利奥九世为代表的,欧洲的东部以君士坦丁堡牧首色路拉里乌斯为代表,两派就那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干了起来,甚至是兵峰相向。
从此,东罗马就已经不是欧洲了。
当东罗马的“东正教”成为俄罗斯国教后,这一观点认知在传统的欧洲地域内,更是根深蒂固。
于此,欧洲与俄罗斯,就这样纠葛了1000年。
1000年的纠葛,也是1000年的对立,更是1000年的撕裂。
自此,俄罗斯便成了“欧洲的异端”。
二、俄罗斯印象:欧洲旅行家游记里的“野蛮人”
欧洲对俄的“零距离”接触,大多数人都是从欧洲旅行家等精英的文字记录中获得的。
尤其是他们对俄罗斯的印象,更是根深蒂固。
比如,17世纪德国旅行家、地理学家和商人奥利厄斯的游记,其影响欧洲人对俄罗斯的认识更是无比深刻。
最初,带着德国发展的商业的使命,奥利厄斯从德国到莫斯科,并沿着伏尔加河抵达波斯。
他将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
极其类似《徐霞客游记》。
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述:
“观察俄罗斯人的精神、道德和生活方式,你肯定会将他们列为野蛮人。
这个定义就非常深刻了。
直接将俄罗斯定义为“野蛮人”。
于是,“俄罗斯人是野蛮人”的标签,就这样第一次被贴在了俄罗斯民族的身上。
其次,就是法国作家、旅行家德·屈斯蒂纳侯爵,他的游记《1839年的俄罗斯》影响更加广泛。
《1839年的俄罗斯》于1843年出版,出版即售馨。
此后连续3版,影响更是非一般的了得。
屈斯蒂纳侯爵用极其阴暗的色调描绘了他在俄罗斯的所见所闻。
他对俄国贵族模仿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
并鄙视俄国百姓的奴性及其服从沙皇的人生态度。
屈斯蒂纳侯爵认为:
1.俄国是一个接近原始社会的国家;
2.俄国人不爱欧洲文化,只是在模仿后以便强大起来去占领;
他说:“
我不想因俄国人的所作所为而去责备他们,但我要谴责他们企图变成我们这个样子的野心。”
“而现在却只能认为,这些人对于原始状态来说是被遗忘的,可是对文明状态来说却又是不适应的
”。
在《1839年的俄罗斯》中,屈斯蒂纳认为:
“这个叫俄国的地方是一个监狱”。
在这里,暴君和奴隶之间、狂人和野兽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
显然,屈斯蒂纳和奥利厄斯都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们的记录和文字中,充满了对俄国的偏见及厌恶,而并未发现当时俄罗斯文学、文化、艺术等“精致的内涵”。
更为遗憾的是,该书还在西方被精心研究。
并多次再版。
甚至于,100多年之后,该书仍然在欧洲和美国并评为介绍“俄罗斯”的最出色文献。
如此,落后、野蛮等贴在俄罗斯身上的标签,便在欧洲及其后来的西方根深蒂固。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