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2 霄龙CPU功不可没!AMD服务器市场份额近40%:明年剑指Intel王座 NEW 快科技6月12日消息,据报道,AMD在服务器CPU市场的崛起势头迅猛,其市场份额已经接近40%。据Mercury Research的分析,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服务器市场份额达到了39.4%,较上一季度增长了6.5个百分点。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AMD对在2026年占据服务器处理器市场50%的份额充满信心。 AMD在服务器CPU市场的快速增长并非偶然,自2017年以来,AMD的市场份额几乎从零开始,当时公司... Read More >
202506-11 直指NVIDIA命门!AMD MI350本周发布:推理能力暴增35倍 NEW 快科技6月11日消息,在ISC25大会上,AMD首席技术官Mark Papermaster透露,下一代 Instinct MI350 AI产品系列预计本周四推出,其推理能力将提升35倍,并且还有更多功能。AMD并未透露MI350 AI加速器的具体细节,但预计将采用3nm工艺节点,并配备高达288GB的HBM3E内存,这款GPU将直接与NVIDIA的Blackwell系列竞争,预计AMD会将其定位在Blackwell和Bl... Read More >
202506-10 AMD顶级CPU:Zen6架构霄龙现身Linux补丁!有望明年发布 NEW 快科技6月10 日消息,AMD正在为下一代Zen 6架构处理器做准备,骁龙EPYC Venice的CPU ID已经出现在Linux内核补丁。此次在Linux内核中出现的CPU ID包括“0x50”系列,这应该与EPYC Venice系列相关。此外,还有其他两个CPU ID(B90F00、BA0F00、BC0F00),可能与Venice-Dense和AMD的Instinct加速器有关。AMD顶级CPU:Zen6架构霄龙现身Linux补丁!有望明年发布这也表明AMD目前在Linu... Read More >
202506-09 从1GHz到3GHz!AMD显卡五次遥遥领先 快科技6月8日消息,AMD显卡虽然长期打不过NVIDIA,但还是很勇于突破的,无论是新工艺还是高频率,总是走在前列,至少已经五次率先跨过高频节点。早在2012年6月,AMD就发布了Radeon HD 7970 GHz Edition,一如其名专为突破1GHz频率而生,达到了1050MHz。它采用28nm工艺、Tahiti XT2核心,拥有2048个流处理器、128个纹理单元、32个ROP单元、384-bit 3GB GDD... Read More >
202506-06 AMD显卡叫好不叫座:Q1份额降至仅剩8%!Intel更惨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根据Jon Peddie Research的最新报告,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AIB显卡市场中,NVIDIA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92%。与此同时,AMD的市场份额从15.3%下降至8%,而Intel的市场份额则直接降至0%。根据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AIB市场总出货量达到920万台,而桌面CPU出货量则下降至1780万台。AMD显卡叫好不叫座:Q1份额降至仅剩8%!Intel更惨尽管整体市场呈现下滑趋势,但NVIDIA的市场份额却逆势增长了8.5... Read More >
202505-18 Intel压力山大!AMD服务器市场收入份额狂飙近40%、桌面端也达34.4% 快科技5月18日消息,根据Mercury Research的最新数据,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在服务器市场的收入份额达到了39.4%,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四成,而其桌面端的收入份额也达到了34.4%。 在服务器领域,AMD的EPYC系列处理器继续表现出色,其市场份额增长至27.2%,收入份额更是达到了39.4%,较上一季度增长了3.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5个百分点。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AMD的Zen 4架构处理器,如Genoa和Bergamo系列,以及Z... Read More >
202505-13 AMD Zen6 EPYC 9006系列原地起飞!最多256核心、1GB三级缓存 快科技5月11日消息,AMD Zen5架构还在布局中,即将推出新一代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锐龙9000G APU、EPYC 4005,而关于Zen6的消息早就时不时出现,现在来了更猛的!为了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先回顾一下现有的EPYC 9005 Turin系列:Zen 5部分,CCD采用4nm工艺,每颗芯片内最多16个,每个CCC 8核心,总计最多128核心256线程。Zen 5c部分,CCD采用3nm工艺,每颗芯片内最多12个,每个CCD 16核心,总计最多192核心... Read More >
202505-07 AMD竟然有过Zen3+、RDNA2架构的桌面APU!为啥流产了呢 快科技5月7日消息,2021年4月,AMD发布了锐龙5000G,基于7nm工艺、Zen3 CPU架构、Vega GPU架构、AM4接口,支持DDR4内存、PCIe 3.0通道。然后就是长达2年9个月的空窗期,一直到2024年初,我们才看到全新的锐龙8000G,全面升级到了4nm工艺、Zen4 CPU架构、RDNA3 GPU架构、AM5接口,支持DDR5内存、PCIe 5.0通道。中间发生了什么?AMD竟然有过Zen3+、RDNA2架构的桌面APU!为啥流产了呢根据最新挖掘到的... Read More >
202505-04 你们盼望的AMD Zen5锐龙9000G APU要来了!无缘最强核显 快科技5月4日消息,AMD Zen5家族接下来还有两名重要成员,一是线程撕裂者9000WX系列,而是桌面的锐龙9000G APU系列,现在都有了进一步消息!AMD最近更新了其Technical Information Portal(技术信息入口),增加了新的产品类别,虽然仅供AMD内部人员访问,但泄露了一张截图。你们盼望的AMD Zen5锐龙9000G APU要来了!无缘最强核显其中可以看到的新品很多。一是代号Shimada Peak的下一代工作站级的线程撕裂者PRO 900... Read More >
202504-29 对手无力我躺平!AMD Zen5撕裂者还是最多96核心 快科技4月29日消息,AMD Zen5架构还剩最后一款,那就是发烧级的锐龙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种种迹象表明它越来越近了。首先是技嘉的TRX50系列主板,升级新版BIOS,支持下一代处理器SHP,也就是Shimada Peak的缩写,正是新撕裂者的代号。对手无力我躺平!AMD Zen5撕裂者还是最多96核心然后是华硕的PRO WS TRX50 SAGE主板,在更新版的简介中赫然提到了撕裂者9000系列、撕裂者PRO 9000系列,确认最多还是96核心。对手无力我躺平!AMD... Read More >
202504-27 AMD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离发布不远了!技嘉主板新BIOS已添加支持 快科技4月27日消息,尽管AMD尚未明确AMD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的发布时间,但有迹象表明,该系列发布似乎已经近在咫尺。技嘉为其TRX50主板发布了新的F10A BIOS版本,明确提到支持AMD SHP下一代CPU,SHP即“Shimada Peak”,也就是基于Zen 5架构的新一代线程撕裂者处理器的代号。AMD线程撕裂者9000系列离发布不远了!技嘉主板新BIOS已添加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F10A BIOS更新在三天前就已发布,这可能意味着技嘉提前发布了该固件,以便让... Read More >
202504-26 Zen3+突然出现!AMD低调发布锐龙5 7533HS:第一款3字尾型号 快科技4月26日消息,这段时间,恐怕是AMD历史上处理器产品最为丰富的时刻,新老架构齐上阵,各种领域全覆盖,还衍生出不少奇奇怪怪的型号,比如这个低调出现在官网的锐龙5 7733HS。如今已经是Zen5全面开花的时代,但是这款锐龙5 7733HS却仍旧采用了古老的Zen3架构,而且是升级版的Zen3+!Zen3+突然出现!AMD低调发布锐龙5 7533HS:第一款3字尾型号要知道,AM5 Zen家族只有当年的Zen+属于升级版,Zen3+是第二次,但之前从未听说过,而且这个节骨... Read More >
202504-22 最先进3nm!AMD Zen5c内核首次公开:16核心共享32MB三级缓存 快科技4月22日消息,AMD EPYC 9005系列数据中心处理器、锐龙AI 300系列移动处理器都采用了Zen5+Zen5c的组合,只不过前者是分开两种产品,后者则是混合搭配在一颗处理器内。最先进3nm!AMD Zen5c内核首次公开:16核心共享32MB三级缓存现在,我们第一次看到了EPYC 9005系列的Zen5c CCD的内核实物照(右),可以看到相当狭长,尺寸为5.7x14.83毫米,面积约84.53平方毫米,制造工艺为3nm。左右两侧分开排列着16个核心,中间是共... Read More >
202504-15 第一个台积电2nm!AMD苏姿丰全球首秀Zen6霄龙CPU:遥遥领先Intel 快科技4月15日消息,AMD正式宣布,代号为Venice(威尼斯)的第六代AMD EPYC(霄龙)处理器成为业界首款完成流片(tape out),并采用台积电先进2nm(N2)制程技术的高效能运算(HPC)产品。第一个台积电2nm!AMD苏姿丰全球首秀Zen6霄龙CPU:遥遥领先Intel据悉,AMD董事长兼CEO苏姿丰近日造访中国台湾,于14日拜访最大合作伙伴台积电。现场,苏姿丰与台积电董事长兼总裁魏哲家一起手持Venice CCD,共同宣布了里程碑的一刻。AMD表示,Ve...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