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唐德宗因藩镇叛乱导致而逃亡奉天的前因后果你知道吗?(满满干货) NEW 奉天之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提起安史之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可以说,尽管安史之乱将那个曾经璀璨辉煌的大唐一刀两断,使其逐步走向衰亡。不过,大乱终结之初,唐朝君臣上下还是很有一番收拾旧山河、再现盛世的雄心壮志的。然而事与愿违,又一场叛乱的出现,将大唐复兴的希望彻底断送。尽管唐军将士凭借血肉之躯取得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城市保卫战的胜利,但唐王朝这个庞然大物再无复苏的可能。那么,这场叛乱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成为唐朝败亡的标志性事件呢? ... Read More >
202405-18 诸葛亮死后,为何蜀汉后主刘禅不再设丞相之位?(难以置信) NEW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诸葛亮死后,为何蜀汉后主刘禅不再设丞相之位? 诸葛亮临终之前,后主刘禅就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问询谁可以接替他的职位,诸葛亮回答说:“蒋琬最合适。而蒋琬之后,费祎可以继任。”不过,诸葛亮死后,刘禅并没有让蒋琬、费祎等人担任丞相之位,而是以尚书令、大将军、大司马代之,这究... Read More >
202405-18 清朝白银到底有多少购买力?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这都可以) NEW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清朝白银到底有多少购买力?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 Read More >
202405-18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它厉害在哪里?(学到了吗) 都江堰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历经数千年,至今仍发挥作用,那么这座古老的设施到底厉害在哪些方面呢?李冰是怎么把它设计出来的?都江堰坐落于誉为天府之国中国四川,公元前272年30岁的秦国人李冰接到秦昭王之命修建都江堰这一伟大工程,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当时凿山可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方便,计算炸药量和埋放位置,把石头拉走就行了。按当时条件,只能用钢钎和铁锤,而采用这样的方式,凿开湔山至少需要三十年。李冰在这种情况下... Read More >
202405-17 商鞅为何惨死?他的死对秦国有何意义?(满满干货)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38年,秦国的老国君秦孝公,因病去世了。 对于秦国来说,秦孝公无疑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君。正是秦孝公在位期间,秦国大力进行变法,革新了社会体制,彻底扭转了自春秋中期以来,秦国的衰退趋势。而且,自此之后,秦国开始逐渐对外扩张。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之后,终于彻底统一了天下。后世所... Read More >
202405-17 芳林门的位置有何特殊意义?李世民为何要派人控制此处?(干货分享)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为什么要专门派人控制芳林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大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当时在长安的可用兵力只有八百人,而李建... Read More >
202405-17 秦国内部曾有长达十年的乱局,“四代乱政”是怎么回事?(一篇读懂)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前385年,秦国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一幕。这一年,秦国有一位在外流亡多年的公子,突然回国,并且声称如今秦国在位的秦出公不合法,自己要回国抢继承权。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各国高层内斗抢继承权,这种事情确实是屡见不鲜。不过,像这种堂而皇之的回国夺权的,确实不太常见。而秦国这边,得知此事之后,自然也是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派出... Read More >
202405-17 在对待刘黑闼第二次起兵的问题上,谁才是主要责任人?(学到了吗)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黑闼的第二次起兵是秦王李世民战后处理不当引发的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世民大军在洛阳武牢之战中并没有进入窦建德控制的河北地区。因此王世充旧地河南的战后处理由李世民负责,窦建德旧地河北的战后处理由李渊亲自负责... Read More >
202405-17 南昌亭长供了韩信几个月的饭食,为何反被韩信辱骂?(难以置信)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淮阴侯发迹前,穷困潦倒。 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很穷,偏偏又身材高大,但却不愿参加生产劳动,最后弄得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这样,身材高大,写得一手好字,但偏偏好吃懒做,帮人抄书,经常连人带书一起失踪,到最后就没人找他抄书了,他自己也很鄙视给人打长短工的短... Read More >
202405-17 汉章帝开启任用外戚先河后,对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学会了吗) 《后汉书·卷二十三》记载:“宪字伯度。父勋被诛,宪少孤。建初二年,女弟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章帝开启任用外戚先河之后,对东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自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就对外戚势力进行打压,更是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无奈他的孙子汉章帝刘炟(即东汉第三位皇帝)将之付诸东流。在位时期,宠爱皇后窦氏,以至外戚窦宪骄擅,而帝却待以宽容... Read More >
202405-17 刘邦为什么纳女婿的小妾为妃?是因为喜爱美色吗?(干货分享)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八年,刘邦在返回都城长安的路上经过赵国,在赵王张敖的家中做客,张敖把自己的小妾献给了刘邦,刘邦并未推辞,直接纳张敖的小妾为妃。要知道,张敖不同于一般的诸侯王,其他的诸侯王或为刘邦的兄弟或为刘邦的子侄,或为刘邦的大功臣,而张敖则是刘邦的女婿。 纳张敖的小妾为妃,有悖人伦,刘邦为什么还要纳女婿的小妾... Read More >
202405-17 曹操注重唯才是举,为何曹氏本家亲戚重臣的数量最多?(难以置信)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唯才是举”的曹操为什么要重用曹姓和夏侯姓的本家亲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一直宣称自己用人不论门第与血统,更是在建安十五年(210年)颁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然而在曹魏、季汉、东吴中,曹魏本家亲戚重臣的数量是最多的,权力也是最大的,比如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曹休、曹真等等。 正因如此,陈寿... Read More >
202405-17 赵匡胤在位时间长达16年之久 赵匡胤为何迟迟不肯立太子(没想到)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史书记载,宋太祖建隆二年,也就是公元961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去世。临终前,杜太后曾把赵匡胤、赵光义叫到身边,向他们交代了后事,同时委托赵普做记录。按照杜太后的想法,一个国家最好还是交给年长的君主来管理,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陈桥兵变”那样的事情,让大宋江山永远姓赵。杜太后要求赵匡胤死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然后再传给幼弟赵廷美,等赵廷美... Read More >
202405-17 历史上将袁术称为“冢中枯骨”的人不是曹操,而是谁?(干货分享)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孔融为什么在刘备面前将“四世三公”袁术称为“冢中枯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评价袁术是“冢中枯骨”。不过“冢中枯骨”其实是曹操(罗贯中)搞得“山寨行为”,历史上将袁术称为“冢中枯骨”的人不是曹操,而是让梨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还是当着刘备的面说的。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