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太疯狂了) NEW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很少有军队勤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百越秦军:六十万秦军南下损失惨重,秦末乱世固守百越并未北上 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秦国大将王翦在率领六十万秦军攻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除了部分驻守楚地的秦军之外,其余秦军随即“因南征百越之君”,迅速投入到了攻打百越的战争之中。 然而,这场南征百越之战秦国却打的无比艰难,虽然目前关于这场战争的时间存在一定争议,但各种史料均指出,这场耗时长达五年的战争,秦国... Read More >
202405-07 都是诸侯国,为什么齐国就被五国围攻,楚国就无人敢惹?(越早知道越好) NEW 战国七雄之间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那么大家都是诸侯国,为什么齐国灭宋后引起了五国伐齐,楚国消灭鲁国却没事呢?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 首先,宋国的灭亡时间要早于鲁国。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战后,宋国国力受创。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战国时期,宋康王实行变法,宋国一度崛起,在和齐国、楚国、魏国等大国的作战中多次获胜,所以有了“五千乘之劲宋”的说法。不过,到了公元前286年,宋... Read More >
202405-07 刘禅在位的时候蜀汉内部的意见统一吗?有没有主和派?(这都可以) NEW 众所周知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内部都是主战派,力图收服天下,那么刘禅在位的时候蜀汉内部的意见统一吗?有没有主和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主战派:诸葛亮、蒋琬、魏延、吴懿、马岱、姜维、夏侯霸、陈祗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蜀汉主战派的代表。自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粮草等问题,诸葛亮北伐最终没能扭转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巨大实力差距。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吴懿是他重用的两... Read More >
202405-07 什么是子午谷奇谋?应该怎么去理解?(居然可以这样) 建兴六年,诸葛亮首次出兵北伐时,蜀汉名将魏延提出了由子午谷进军攻克长安的军事计划。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那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到底有多少可行性,为何诸葛亮就是不采用呢一,奇谋版本 众所周知由于《三国演义》的流行,所以三国故事在民间的知名度很高,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导致三国中的许多事情也时常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是焦点中的焦点。 可根据《三国志》和《魏略》这两部史书的记载,“子午谷奇谋”其实存在两个版本,相互之间有很大... Read More >
202405-07 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都是养子继承皇位?(学到了吗) 正所谓养子再好,也不可能有亲儿子亲,那么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都是养子继承皇位?其实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亲儿子难堪大任,其二是亲儿子纷纷早夭,没人能够继承皇位。(一)收养养子一直是中原王朝统治者的传统对于养父子彼此来说,收养的行为实际上是双赢的。掌权者一般会将军中的年轻俊杰收养为养子,用这层关系来收服年轻将领的心,使之对自己保持忠心,努力为自己效力。而年轻将领也乐意被掌权者收为养子,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掌权者更多的照顾,自己的晋升之路也会更加顺畅。 正是出于这一层原因,收... Read More >
202405-07 唐朝本来是科举取士,为什么后来变成内推当官了?(全程干货) 众所周知科举制是古代封建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特点就是公平,让寒门出身的学子也有了做官的机会。那么唐朝本来是科举取士,为什么后来变成内推当官了?其实这是因为唐朝的科举制并不完善,试卷并不隐藏姓名,于是里面就有了很多可操作的空间。 (一)唐朝选拔官吏考试以诗歌为主,所以诗人为官者甚多唐诗、宋词、元曲一直以来并立于我国封建时期的历史文化之中。唐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学的巅峰时期之一,唐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唐朝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诗人,为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漫漫历... Read More >
202405-07 虎牢关之战后,李渊为何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不要告诉别人) 虎牢关之战是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各个击破王世充军、窦建德军的一次极其重要战役。此战后,李渊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渊选择赦免王世充、杀窦建德,其实是因为两人归唐的过程不一样。王世充相当于是主动投降,而窦建德则是被生擒的。 不过最终,王世充其实也没逃过一死,而是被离奇的刺杀了。要想说明白这事,其实还得从之前的三方大战说起。 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在太原正式起兵。因为准备比较充足,短... Read More >
202405-07 严世蕃被称为嘉靖朝第一鬼才,他有哪些才能?(原创) 严世蕃明代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在历史上一直有鬼才之称。严嵩之所以能够作为奸臣当道数十年,离不开严世蕃的帮助。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 和很多明朝很多官员不同的是,严世藩并不是通过科举入仕的。而是通过他父亲的关系,免试进入了仕途。后来借着严嵩在朝廷的权势,在朝中步步高升。从尚宝司少卿最后到工部左侍郎,逐步成为明朝的高官。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便成为了官员,但严世藩的脑子,绝对是够用的。严世蕃这个人非常狡猾,很识... Read More >
202405-07 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唐高宗这份遗诏有何影响?(难以置信) 显庆五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683年,唐弘道元年,五十六岁的唐高宗李治驾崩,他临终前颁布了一份遗诏,里面有这么一条内容:“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条内容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是巨大的,它赋予了武则天在重大事务上几乎是无限制的权力,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时间限制,也就是说,不管继任皇帝年纪多大,只要武则天还活着,这份权力就有效。 这或许是一种无奈,因为在唐高宗执政... Read More >
202405-07 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为何允许李世民手握重兵?(这都可以) 李渊一直将李建成视作继承人,但却允许李世民手握重兵,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渊允许李世民掌兵,其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李渊是只信任李家人掌兵,李世民作为儿子,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军队。后来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又只有李世民打得赢,只能继续重用。 等到李渊意识到李世民的威胁,觉得李世民过于强大的时候,这时候的李世民根基已成。就连李渊这个皇帝,也无法轻易拿掉李世民的权力了。 要仔细说这事,得从当年太原起兵说起。 隋... Read More >
202405-07 赵云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为何公孙瓒将他让给了刘备呢?(干货分享) 赵云,字子龙,他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为什么公孙瓒将他让给了刘备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瓒怎么可能把赵云让给刘备呢!对于公孙瓒来说,其实只是把赵云暂时借给刘备一用而已,帮助完刘备以后赵云就又回到了公孙瓒身边。可惜后来公孙瓒死了,恰巧赵云这个时候又与刘备相遇,机缘巧合之下,就归顺到了刘备旗下了。其实赵云在公孙瓒手下,根本就不受公孙瓒待见,毕竟人家手下人才济济,区区一个小赵云人家根本没放在眼里。公孙瓒在北方这一块,实力也算得上很大的了,... Read More >
202405-07 刘邦驾崩后,为什么托孤大臣杀光了他的嫡孙?(不要告诉别人) 刘邦去世后,托孤大臣杀光了他的嫡孙,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总体上来说,还是都是各自为了各自了利益所驱使的。功臣们既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刘姓江山。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汉朝当时很可能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危险。 这件事,还得从汉高祖刘邦本人说起。刘邦这个人,其实可以说是历代开国君主当中,最善待这些功臣的一个了。从史书记载上可以看出来,在公元前202年一直到到公元前195年这期间,单单是被封为侯爵的功臣,就达到14... Read More >
202405-07 尹嘉铨致仕后替父亲上书请封,为何会引发文字狱?(一篇读懂) 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清朝乾隆年间的文字狱极为严重,而“尹嘉铨案”便是其中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尹嘉铨本是乾隆年间的普通官员,不仅擅长做学问,对程朱理学极有研究,而且勤于笔耕、著作颇丰。尹嘉铨原本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已经致仕,结果就因为替父亲上书请封,结果不仅自己丢了性命,所著书籍也尽被销毁。尹嘉铨乃直隶博野人,乃乾隆年间的吏部侍郎尹会一之子。乾隆元年(1736年)时,以举人身份入仕,先为刑部主事,后升任郎... Read More >
202405-07 古代驸马能够纳妾吗 需要怎么做才能纳妾(快来看) 古代驸马能够纳妾吗?古代王朝有没有这个规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古代驸马最早的时候,并不是皇帝的女婿,类似车夫或者是随身保镖一职,后面因为娶了皇室公主,这个职务才开始变得不一样。 驸马虽然说是皇室中人,但在一些朝代来说,皇帝一般都是拿驸马作为替死鬼,毕竟都是外姓人,也用不着重视和在意。驸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但驸马在实际上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明清时期最高官职也就是正四品,能够进入朝堂参政议政的官阶大多数... Read More >